附近100块钱日一次怎么联系-同城凤楼网站app,附近400元三小时,一品楼品凤楼网站论坛

首页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最新新闻 > 正文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举办《新中国财政70年 系列丛书》迎国庆中秋座谈会

丹桂飘香,金风送爽。为了迎接国庆和中秋佳节,贺新书发布,2020年9月28日下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举办了《新中国财政70年系列丛书》迎国庆中秋座谈会。会议采用现场与线上会议相结合及现场直播的形式召开,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总编辑赵力主持,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刘志为会议致辞。出席会议的嘉宾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教授、北京大学刘怡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邢丽研究员以及丛书各分册作者。

tu1

图1  座谈会现场

70年风雨兼程,70年桃李春风?!缎轮泄普?0年系列丛书》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心组织策划的重点丛书项目,并诚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博士、教授担任主编。该丛书从策划编写到出版发行,历时2年多,凝结了各位学者的心血与智慧。该套丛书共7本:《新中国财政收入70年》(张斌、杨默如)、《新中国财政支出70年》(蒋震)、《新中国预算建设70年》(马蔡琛、赵早早)、《新中国财政体制70年》(张德勇、孙琳)、《新中国财政政策70年》(杨志勇)、《新中国政府债务70年》(冯静、汪德华)、《新中国财政基础理论70年》(马珺)。

tu2

图2 《新中国财政70年系列丛书》

刘志董事长在致辞中说:2020年是不凡的一年,中国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这一年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又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财政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第71年。《新中国财政70年系列丛书》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凝练了财政支持国家发展和治理的基本逻辑。本套系列丛书的基本内容或主攻方向是——新中国财政70年的演进历程、历史逻辑、时代潮流,无论对于财政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缎轮泄普?0年系列丛书》是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聚焦出版主业、服务财政工作的又一力作,集团始终不忘作为财政部直属企业的初心和使命,在财经、财税、财会等领域继续推出了大批精品力作,努力为新时代财政改革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tu3

图3 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刘志 

本丛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教授对丛书的编撰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他提到历时两年精心组织编写《新中国财政70年系列丛书》的缘由是为新中国财政70年理出一条比较清晰的逻辑线索。高培勇认为,在70年间,财政所面临的问题之复杂,所承载的使命之沉重,所发生的变化之深刻,所取得的成果之显著,从一个层面折射了新中国既曲折又辉煌的发展轨迹。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提炼和揭示出最直接、最核心、最实质的内容,从而准确而科学地再现这段历史,为此,该丛书以新中国财税体制变迁作为逻辑主线,细分为若干论题、在不同领域分别展开研究,其运行机理和行动路线为:收入、支出、预算、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财政政策、政府债务、基础理论。丛书不能单纯写史,仅仅停留于史实的追溯和描述层面,而是要从史实入手,以史料为基本支撑,一步一步地提炼和揭示其历史的轨迹、历史的经验和历史的规律。同时高院长也指出了该丛书的基本内容和主攻方向定位于“三个基本”: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详细讲述了相对完善的阶段划分。为了保证这套系列丛书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主创者又对诸如该如何进行新中国财政70年的阶段划分?新中国财税体制是否存在着一条上下贯通的主线索?新中国财政的时代潮流是什么?等一些基础性问题达成基本共识,作为共同的立论基础。最后高院长提到对于已经有70年历史并进入新时代的新中国而言,财税体制往什么方向走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并提出四点看法:第一,在一个与过去70年大不相同的财税体制格局基础上建立起与现代国家治理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新格局,是走入新时代的新中国财政的时代潮流和历史必然。第二,现代财政制度时一头连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头连着现代国家治理,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国家治理结合在一起的产物。第三,认识到只有财政的公共化才能与经济的市场化相匹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只能也必须坚守财政的本质属性——公共性。第四,认识到只有财政的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相匹配、与现代国家治理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只能也必须遵从财政的本质定位——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tu4

图4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培勇教授

到会嘉宾纷纷对本丛书的出版发行表示了祝贺,并进行了点评。

北京大学刘怡教授通过连线方式参会,她首先对丛书的策划、组织编写、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并对丛书内容的逻辑、亮点给予了高度评价,提到该丛书的出版对于梳理中国财政历史、把握未来财政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其次,刘怡教授通过展示图表,生动地讲述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转型升级、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增长情况分析了不同节点我国财政收支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要跳出财政来理解财政问题,甚至跳出经济层面来理解财政问题,这样才能让财政更好地与国家治理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共同推动财政学界有更高的话语权。最后,刘怡教授认为此次会议通过各位学者的交流碰撞能带来更多的真知灼见,对此次会议的意义进行了高度肯定。

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教授对丛书谈了几点看法:第一,在写作思路和高度上,丛书写作坚持的原则、要实现的目标、队伍的要求都是丛书主编精心设计安排的,思想上达到了高度统一。尤其是丛书所要遵循的基本轨迹,做到了客观、准确,对于财政改革发展的规律也做到了充分挖掘提炼,这体现了作者队伍强大的理论功底和思想高度。第二,丛书的写作的队伍年富力强,都处于人文社会科学人员的思想巅峰时期。丛书体现出了作者队伍的专业化、系统化,但又不囿于现有自己的想法和思想。最重要的是这支队伍是带着感情去书写:一是对高院长的敬意和“情义”,二是对财政的“情感”。三是对国家的“情怀”。第三,丛书的写作风格保持了对新中国70年财政历史的尊重,尽管每位作者有自己的主张和写作风格,但理论的阐述、过往政策的表达都尽量“设身处地”的思考和表述。丛书的写作风格用提问的办法、讨论的语气、用商量的表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tu5

图5 中国人民大学郭庆旺教授

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教授对丛书的出版发行、座谈会的召开表述祝贺。于教授谈到,丛书的出版历时2年多,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非常重大、非常复杂的工程,这对财政学界贡献了最珍贵的史料。同时,丛书在高培勇院长的带领下,作者团队概括出中国70年财政改革发展的脉络、规律,并在丛书体系、逻辑上都进行了创新,充分地体现出了作者队伍强大的战斗力和财政学理论功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该丛书不仅仅是一个珍贵史料,也是财政研究和教学的重要资料。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邢丽研究员首先对丛书封面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赞美和评价,提到丛书的封面充分地表达和诠释了新中国的7个10年、丛书的7个论题、7本专著。邢研究员提出该丛书是以“史论结合”的方式系统而深入融合了我国70年财政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发展状况,涵盖了财政领域的主要问题。她认为该丛书一方面把财政发展和新中国70年发展的宏大主题和主要历程有机结合起来,回到具体的历史场景中审视财政的发展,分析不同阶段财政的特点和变化,把握财政发展和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规律。另一方面,通过财政发展和制度变迁,能方便我们进一步明确未来财政改革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尤其是完善现代财政制度方面。

tu6

图6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邢丽研究员

各分册作者也纷纷通过线上及线下的形式参会,对各分册内容进行了汇报和交流,沟通了写作逻辑及感想。嘉宾及作者进行了近2个小时的沟通交流,对本套丛书予以了高度评价与肯定,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
财政部微信号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财经社微信号财经微书店天猫旗舰店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