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人生也精彩--樊清玉
题记: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取决于他的阅读史。只有阅读能最有效地培养精神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又培养性格,性格决定人生。
——我们自豪,因为我们就是创造这精神产品的人
意外选择,不懈坚持;书海探寻,情怀永恒
樊清玉,1991年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会计系,经济学硕士。从事编辑工作27年,现任会计分社社长,编审。多次评为出版社“先进工作者”;财政部“感动身边的财政人”、“五好文明家庭”、“优秀共产党员”。
选择了飞翔,总能看到蓝天;选择了远航,总能感受大海。人生不仅要作出选择,也要坚持住自己的选择。学会计、当编辑是樊清玉的意外选择。人说编辑是为人做嫁衣,可是这一选择她坚持了27年,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做得有声有色。每当她把一本本好书呈献给人们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是“富贵”的人:富,不是你身上的钱财,而是你心里的满足;贵,不是你地位的显赫,而是你被人需要的程度。
用她的话说,做编辑很幸运,因为她不仅是第一个读者,可以对作品“品头论足”,也可以对作品“生杀予夺”;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很高层次的平台,在多年与名家的交往和名著的“对话”中,深深地为他们的人格和才学而感动,被作品的精彩所吸引,这不仅使她“下笔如有神”,更使她的思想和灵魂也受到一次次洗礼和震撼,得到一次次升华。对于她的作者她的书,如数家珍,作者中不乏才学和为人同样过人的多位泰斗和“颜值高责任大”的众多才子佳人;策划的作品不仅立足专业还兼顾人文,也是情怀所在,专业加人文路才会更宽。
多年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践行着服务财经、服务社会的宗旨,“重选题、创品牌”,出版了财政、会计类制度、专著、教材、工具书等大量图书,创造了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正像在纪念财经出版社成立60周年出版的《根深叶茂事业长青》里樊清玉的一篇纪念文章《我与我的作者我的书》中写到的,这些作者中,有“惊世之作蜚声中外,一代大师学人楷模”的郭道扬教授,会计史研究领域一系列的出版成就,便是出版社和作者共同努力而谱写的辉煌篇章,是我们引以为自豪并值得大书特书的。提起会计史研究方面的书籍,人们就会想到财经出版社,它已经成为我们出版社的一个重要品牌,更不能不想到它的作者——著名的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他已成为会计史研究领域的旗帜。他的成名作以及后来的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名著,都印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名字。
还写了刘铭达教授“意味深长的一个人与一本书:行与思·上下求索,情与理·意味深长”。《日落日出俄罗斯——刘铭达教授访俄日记实录》是刘铭达教授根据自己在几次访俄日记的真实记录整理而成,它不仅客观地反映了他在俄罗斯的所见、所闻、所感,还告诉读者,他所接触到的这些俄罗斯人,他们是怎样演绎自己,怎样看待自己国家的。他以一位老学者所独有的理性思维,思考着自己看到的一切,并把他看到的各种现象,与自己在中国见到的社会现象作比较,给人以更深层的启迪。他是我们财经出版社的一位资深作者,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他当年主编的《会计学基础》等财经高等院校统编教材,是我们出版社多年的畅销书。
又写到作家宁新路“一本净化灵魂的好书,一位灵魂净化的好人”。在她编辑生涯中更值得回味的一本书,那就是宁新路的长篇散文《来去无尘——一位财政部长的生前事》,这是我一次思想境界得到更大的升华,灵魂又一次被净化的过程。
新生代作者代表我写了 “星探”与“明星”:她与蔡昌教授多年的“书缘”。
可以说,编辑策划一套好丛书不易。这要求策划编辑慧眼识珠,有时需要像电影导演那样敢于和善于做“星探”,发现有潜力的作者和原创作品。编辑遇到一位好作者是一种幸运,而作者遇到一位好编辑也是一种缘分。多年来与她合作最多的作者非蔡昌教授莫属了。
她自己记不得27年来策划和编辑了多少书,本着前沿、热点、高端的宗旨,独立和参与策划了一大批学术水准高、适应市场要求、广受读者欢迎的图书,形成了理论专著、教材、工具书、业务培训用书、通俗读物相结合的图书出版体系,每年都有丛书问世,取得了显著的“双效益”。许多系列丛书已打出品牌,受到业界好评。其中《会计大典》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会计史研究》分获多项奖,填补世界空白,为我国会计史研究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有的以其填补空白、社会热点、风格新颖、开拓尝试等特点受到读者的欢迎。
樊清玉当编辑初期参与策划了多年各层次的会计类考试辅导用书、《会计学博士论丛》《国家会计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系列教材》《财经版会计系列教材》《简明会计辞典》《新中国会计五十年》等,大部分是后20年独立策划的数十套数百种丛书和单本书,如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九五”国家重点图书等、《财会案例丛书》《企业财会人员快餐读物丛书》《现代内部控制丛书》《蔡博士精典财税系列》《税务方法与实战案例丛书》《利益相关者会计与管理文丛》《会计理论前沿博士文丛》《企业财务管理探索丛书》《会计新视野丛书》《会计理论前沿博士文丛》《管理研究丛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特色专业·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教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财务系列教材》《财经版会计系列教材》《“十二五”税务专业精品教材》《经管类精品教材系列丛书》《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营运资金管理发展报告系列丛书》《小企业财会税实务丛书》《漫话财经丛书》《蔡博士精典财税系列丛书》《税务方法与实战案例丛书》《财务云丛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税务硕士重点教材》《利益相关者会计与管理文丛》《中财税务·新知丛书》等丛书和《内部管理控制论》《现代财务分析》《国际注册内部控制师通用知识与技能指南》《公立医院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最新管理会计学》《如何做好内部审计》《中国税史》《政府会计建设研究十年》《管理会计实践与案例》《股权投资学》等多种单本图书,以其形式新颖、内容精湛,在市场上受到了读者的认可。由于高质高效的专业和敬业精神,后续作者源源不断。
在出版社,像这样的编辑与作者与书的故事不胜枚举……
樊清玉1998年独立策划了第一套丛书——《财会案例丛书》,以其新颖的风格和较强的实用性填补了当时相关出版领域的空白,受到专家和读者的好评,出版不久销量就上万套。2004年起策划的《企业财会人员快餐读物丛书》以其“深而不奥、简而不俗、精而不玄”的清晰易懂、举重若轻的风格,适应会计准则颁布及修订背景下的会计人员急需,受到市场的好评,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一再重印,获得很好的双效益。这两套书业绩在一般图书单纯靠市场销售的情况下难能可贵。随着编辑工作的深入开展,樊清玉同志策划的各类单本和套书更是层出不穷。
樊清玉同志有很高的职业敏感度和策划灵感,并为之执着、不辞辛苦地加以实施。早在世纪之初内控研究在国内刚兴起时,她就着手策划出版了《现代内部控制丛书》,其中《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操作手册》的成稿就缘于她对相关热点问题的机敏把握。樊清玉同志在一次研讨会上听到本书作者——某外企内控总监的报告后,认为内容很精彩,很有出版价值,于是立即联系作者,但作者考虑到内容的独创性和受众面,对出版本书存有顾虑。她没有放弃,三番四次做工作,几经周折,终于说服作者将自己饱含心血的经过长期钻研和实践并证明卓有成效的成果奉献付梓,使得更多的人能受益于此,这无疑是对我国内部控制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的一种贡献。这套丛书至今仍在继续出版,并受到读者的长期关注,证明了其强大的生命力。
从世纪初至2016年,会计准则、管理会计、政府会计、“营改增”等方面的话题此起彼伏,备受关注,她都及时组织策划这方面的选题并出版。不仅如此,她还关注前沿选题,2011年就看好财务共享的选题,给陈虎先生出了第一本书《财务共享服务行业调查报告》,但因为比较前沿没引起太多人关注;2014年至2016年,重装亮相的《财务云丛书》出版越来越就受到业界和市场关注和欢迎。
樊清玉同志还善于在看似“面孔严肃”的财经类图书中注入人文情怀,并具正能量和责任感。2013年,她组稿并编辑的《来去无尘——一位财政部长的生前事》,以翔实的故事、简洁的文字、朴素的文风和饱满的情感,讲述了原财政部长吴波同志的高尚情怀。这本书的出版,不仅让读者对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还让大家进一步领略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精神境界和朴实的生活风范,在今天具有净化精神与灵魂的作用,这与当前党中央提出的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也相得益彰。2014年本书喜获孙犁文学奖一等奖。出自此书的“一位财政部长的两份遗嘱”长篇散文,经2015年2月6日《光明日报》刊登,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几位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重要批示。中央各大主流媒体纷纷连续报道,掀起了全社会学习财政部原部长吴波高尚情操的热潮,作品也成为财政系统内外学习吴波的必读书籍和篇章。这无疑是出版社史上的大事情,给财政人和出版社带来了很高荣誉。
樊清玉多年的体会是,作为一个编辑,起码要“三心二意”,即“责任心、细心、耐心”和“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要多策划一些有份量的拳头产品,用一个选题推动一个系统工程,用一个系统工程培养一个出版社品牌。给新入职编辑讲座时我做过一个比喻:编辑两项基本功,审稿——甚至要比博导审批学生论文还要全面、细致;选题策划——要像电影导演一样做“星探”,善于发现优秀作者和挖掘好的原创作品。
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输在犹豫,赢在行动
会计类图书作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一块重要品牌,拥有其久远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地位与良好声誉?;峒品稚绲那吧砦峒票嗉?,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当时国内唯一一家专职会计类图书编辑机构,自成立以来,出版了一大批社会反响好、经济效益显著的图书。这些图书不仅包括财会类准则规章制度、大中专财经院?;峒?、财务、审计类教材、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用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教材、全国多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等,还包括大批高水准的会计专著及引进版图书。这些作品广泛宣传了我国的会计改革成果,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提高了会计实务工作者的水平,得到社会的好评,同时获得多项国家级奖励。
众所周知,目前的图书出版业在行业竞争和纸质图书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出版人无不感到莫大的?;?。在这种背景下,策划一套专业图书是颇感困惑的一件事,风险更大。但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停滞不前,还要积极应对,继续发挥纸质图书的固有特质,挖掘出版内容和形式都精彩的原创作品,适应新形势下读者的更高需求。
随着集团战略部署,2017年开始,新的会计分社开始转型为主要出版市场类图书。面临新的挑战,樊清玉带领部门开启了新的征程。她清楚地认识到,每一个时代的经济环境不同,理论研究和实务探索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所差别。当前我国不仅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的攻坚期,同时也处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变革期,矛盾叠加,风险交汇,市场环境和组织模式不断演变发展、推陈出新,经济、管理、财税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新工具也层出不穷。乱花渐欲迷人眼,击水三千浪几何?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被时代赋予了更艰巨的责任,也面临着更高、更多元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更广阔的学术视野,而且要有更严谨的学术思维。
在集团十三五规划指导下,立足于“财经、财税、财会”“三财”专业优势平台,樊清玉在继续出版以往品牌丛书的基础上,又着手策划了《税务名家丛书》《中国税务律师系列丛书》《中青年经济与管理学者文库》《现代管理实务丛书》《高等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精细化培养系列教材》《高等院?;峒蒲П究葡盗薪滩摹返鹊?,继续为服务高等院校、扶持学术研究和总结最新实务成果,在高端研究与专业知识普及和应用之间搭建一座座有益的桥梁。
樊清玉的作者,都是我国经济与管理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除了大家就是未来的大家。他们中有些人潜心从事理论研究,有些人则深耕在实务一线,但无论现实身份如何,视野全都没有被拘泥在“象牙塔”内。他们从不同视角对市场经济的不同要素进行细致审视,然后汇聚于“财经版”这面旗帜之下,相互碰撞,彼此激荡,力求在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留下最新鲜的“中国印记”。
这些经济与管理领域的学者,就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潜力与优势,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将引领市场经济的各个组成环节向更科学、更先进的方向发展,而且将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在未来经济世界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支点与动力。祝愿这些学者能攀上更高的学术之山,走向更远的研究之路,也期待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的市场参与者都能从这些作品中得到切实的启发与指引,在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的关键时期,发挥正能量和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如果您认可,如果您有意愿,樊清玉代表会计分社欢迎您和您的朋友加盟我们的作者队伍!在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的旗舰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这老字号,一定励精图治,谱写新的篇章,我们用“龙的精神,玉的品质”来助力您实现梦想!